|
原文摘录:
“过早地要求儿童通过书本识字,对儿童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做这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会削弱孩子的心理活动。”
“假如教育能够让人们有一种真实的观察和逻辑的思考,那么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一定会取得非常巨大的进步。”
“假如我们不学习语法就不会说话,或者我们没有学会做微积分就不能观看天空的星星,那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有的孩子会用铅笔写字母,尽管这些字母他们也许并不认识。”
“阅读和书写,应避免在6岁以前就去教孩子。”
点评:
最近两年很火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参赛选手,有不少是从来没有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可能曲谱都不太会读的人,但是他们的歌唱得很好。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全部真的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是我相信至少有一部分人完全是凭歌唱的天赋赢得导师的转身,而不是靠专业的培训。这说明一个问题,人的才能并不完全依靠教育。如果教育是万能的,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权有势的人几乎可以永久世袭下去,因为他们的子女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最好的。事实上,往往富家子弟更容易成为纨绔。因此,教育并不是要塞给孩子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潜能。就像《驯龙高手2》里小嗝嗝的妈妈在“夜煞”身上的“秘穴”上一按,这条年青的龙就长出了背鳍。
关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对孩子太热心。比如在阅读和书写这两项,我们就不要太早地去教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好的读物和书写的工具,放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阅读和书写。孩子的兴趣和孩子的能力,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我快四岁的女儿麦子很喜欢读绘本,但是她不识字。她会要求我们反复给她读某一本她喜欢的绘本。过几天,她会以“看图说话”的方式给我们复述绘本的故事。有时候只字不差;有时候,她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绘本,甚至会比绘本原来的文字更有意思。我从来不想教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多学会几个知识,我只是想看看孩子是怎么探究这个世界的,她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否让孩子觉得可笑。对于世界万物本质的认识,我认为孩子比成人的感知更为敏锐。
我们不能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但是更不能让孩子认为这个世界的样子就是爸爸妈妈所说的那样。爸爸妈妈看到的,和孩子看到的,或许差别会很大,而且都不是世界的全部。不要让知识遮挡住心灵的空间,这样,阅读和书写才会真正地趣味无穷。
2014-08-17 09: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