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怎么读懂孩子的内心?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19: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https://beforeitsnews.com/images/archives/d7c72565d3ae851626dd0aac6ceb268c2d1986c0.jpg)
文、图/圆融一笑
蒙特梭利说:“在动物身上具有那些植物所不具备的特征,被统称为‘精神特质’。”而人又不同于普通动物,人的思想情感更为丰富。孩子可能在娘胎里就已经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了,胎教便是据此而来。我一直认为养好一个孩子,不在于教孩子学多少知识和技术,而是要引导孩子发掘自身的潜能,把天赋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自由地发挥出来。我希望女儿麦子人格健全,充满智慧。
“对于一个娇弱无助的婴儿,人们不知道他将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婴儿将来会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因为人格的形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娇弱无助的婴儿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谜。”关于生命,我们所知甚少,因此我们其实并真正了解自己,更难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虽然不了解,但是给出真诚的爱,总是没错的。平等地交流,把自己对孩子真诚深挚的感情表露出来,孩子就能接收到,在无形当中,就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前一段,麦子妈妈病了,我给麦子妈妈用梅花针放了一点点血,拔了几个火罐。麦子在旁边看到了,突然之间,眼泪长流,哭喊着要我别对她妈妈那样。她抢了我的打火机,不让我给她妈拔火罐。她以为我在伤害她妈妈,跟她解释清楚是给她妈妈治病,她才不哭了。过了一会,又跑过去问她妈妈好了没有。
“有的人认为婴儿在行动上是被动的,他们的心智也是空洞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人父母者,应该都有体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用眼神和各种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你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孩子。
“真正能够掌握通向内心世界钥匙的只有孩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很懂孩子。我们只能说说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让孩子参考,而不是强硬地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思想来做。比如我女儿麦子和其他小朋友玩闹的时候,玩具被别的孩子抢去了,或者她想要别的孩子的玩具,我都不会帮她。我只是告诉她,我觉得别人的东西只能整的别人的同意后玩一会,然后还给别人。自己的玩具可以借给别人玩,但是也别忘了拿回来。这是我的看法,她自己要怎么做,随便她。有一次,她和幼儿园同学,一个三岁(比她小一岁)的小女孩吵架吵了十分钟。她们彼此都认为自己应该是姐姐,然后就一直冲着对方大喊:“我是姐姐!”“我不跟你玩了。”“你不是我的好朋友了。”我只能在旁边微笑,因为孩子的世界我不懂。过了一会,两个小闺蜜又腻到一块了。
“大人们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对孩子的心灵来说都是一种阻碍。”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绝对,实际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经常讲孩子天性淳朴,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天性里的东西会迷失,可能就是家长和这个社会做的很多事情,遮蔽了孩子一些本真的东西。
“实际上,心理胚胎和生理胚胎一样,外在环境的呵护、关爱和温暖也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人们还需要尊重它的存在,它需要一个永远也不会阻碍它发展,一个能完全容纳它的环境。”呵护孩子的心灵跟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是一个快乐的人。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