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保定古城感受逝去的历史云烟
Thursday, October 29, 2015 6: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保定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座优秀的旅游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定城很多地方都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许,在我国没有那座城市的革命历史有如保定这般厚重,

  来保定市旅游,直隶总督署是一定要去的地方,它就位于保定市最繁华的裕华路古城区中心,对面就是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曾经是我国清朝直隶总督办公的地方,在清朝时期,先后有74人就任直隶总督署,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曾经先后在这里任职过,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了这里“一座总督署,半部清朝史”。总督署可谓是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其实,在历史上完整的总督署原本在大门外还有班房、辕门、照壁、旗杆、石狮和乐房鼓房等建筑,只可惜因为历史战乱和某种原因,只留下了如今的这座院落,虽然面积看上去并不是很大,但它却成为了我国北方官衙建筑的代表,非常具有观赏价值,让后人更好的在此品读了解清代省级署衙的历史。历史总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1911年清王朝灭亡,总督被裁撤,直隶总督署也改换门霆。1949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驻地,1958年省政府迁往天津,保定专署在这里办公,1979年成为中共保定市委的办公地点,1990年建成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成为清代八大总督衙门中的唯一幸存者,也成为了我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漫步于这座古老的衙署,似乎走进了曾经的一个朝代,一幅徐徐展开的清代历史画卷,逝者如斯,回想当初的风起云涌,恍若隔世。只可惜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并不多,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里,能默默的回味我们民族记忆并感同身受想必是非常难得吧。当我即将离开总督署的时候,看到院子东边那残破不堪的大旗杆,孤单的伫立在院子的一角,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真正的注意过它呢?曾经的历史也许已经在我们后人的记忆中逐渐淡忘,但我相信,纵然时代变迁,总督署文化的魅力会永远依旧。

  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大旗杆”,在北洋时期,曹锟为了彰显自己八省联军盟主的身份,在总督署的门口用进口的水泥立起了两杆大旗杆,这两杆旗杆高达30余米,威武高大的旗杆从此之后便成为我国古建旗杆之最,也成为了保定府的标志之一。只可惜在文革时期因为“破四旧”被拆除了。

 “直隶总督部院”门前黑白相间的牌匾。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行政长官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作为全省最高的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具有“综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之责,管辖范围要大于现在的河北省,包括河北、京、津两市以及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市区的一部分。

  总督署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30米,总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共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建筑坐落在督署的中轴线上,大门内的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内宅门、官邸、上房、后库以及仪门以北各堂院的厢房、耳房、回廊等附属建筑。总督署的第一道门是大门,也就是所说的衙门口,说到衙门口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句话“衙门口儿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实际上,衙门口向南开取的是《易经》上所讲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意思,不含任何贬义。 。

  现存总督署遗址与雍正初年建成的总体面积、布局基本相同,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

  

  仪门。 在旧社会,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重门,是主人迎送宾客的地方。在我国封建时期,不同品级的官员相见,都有很复杂的礼仪,一般与总督品级相当的文武官员来总督署,总督就会走出仪门来迎接到大堂,而下属的官员只能走仪门两边的便门,文官走东门,武官都西门。

  

  院子里面的每一棵古树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

  进入仪门,便是戒石坊,又被称为“公生明”坊。这座“公生明”牌坊便伫立在眼前,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每当官员升堂的时候,都会面对此坊,诫命在目,告诉自己不要徇私枉法。

“公生明”坊北面是黄庭坚的手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

  院子里的建筑均为硬山小式建筑,布瓦顶,在甬道两侧有许多高达的古树,栽种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总督署内还有一奇特的景观,在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这些古树会被数百只猫头鹰所以盘踞,构成了一幅“古柏群鹰图”。

  在院子的两侧有18间科房是办公机构,它们按清代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设置排列。其中吏科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等,户科掌握土地、户口,礼科掌管典礼、学校、科举等,兵科掌管军政,刑科掌管刑法,工科掌管工程、营造、屯田等,现在已经开辟为各种史料陈列馆。

大堂。

  在大堂明柱上悬挂着“旟( yu)镇冀门”的匾联,是乾隆皇帝赐给直隶总督方观承的。方观承是乾隆朝著名的五督臣之一,担任直隶总督将近20年,任职年限仅次于李鸿章。方观承在任上时、兴农治水,赈济灾民,每件事情都办理的井井有条,起到了保障京畿的作用,乾隆为表彰他的功绩而赐。

  直隶总督李鸿章70大寿时光绪皇帝及慈禧皇太后所赐的联匾。光绪皇帝所赐的是“圭卣恩荣方召望,鼎钟勋贳富文年”,意思是说李鸿章享有皇帝赐圭瓒、赏美酒那样的恩宠之荣,建立了足以刻铭文于钟鼎那样的卓著功勋,将富有未来极美好的年华。横批是“钧衡笃祜”,同样是相国添福的意思。

  “调鼎凝厘”是宰相添福的意思。

  大堂正中陈列一面屏风,上面绘有鹤、潮水和初升的太阳。取“一品当朝”的谐音,清代的官府称补服,文官绣禽,武馆绣兽,文官一品绣的是仙鹤,武官一品绣麒麟。在屏风的上面悬挂着一块匾——恪恭守牧。是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赐给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直隶总督唐执玉的。唐执玉是雍正年间一位著名的直隶总督,在任职期间,他以“将勤补拙,以俭养廉”为座右铭,治理河道、减轻民众负担,政绩十分突出。

  大堂其实并不大,堂内两侧摆满了各种管号的铭牌,这里是按照李鸿章在任时候为背景复原的。在所有的直隶总督任期内,李鸿章任期最长,他3次受命,先后达28年之久。大堂是封建社会官衙权威的象征,是总督拜牌迎接圣旨,举办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的地方。

大堂室内陈列的公案桌、浩封架、职衔牌、万民伞和车轿等物品,是总督的办公用品和出巡仪仗。

  李鸿章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干部,但其实却起到了国家“副总理”的作用,替慈禧背负了不少的骂名,只可惜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观点、实力决定行为,这是颠扑不破的官场真理。

  直隶总督的大轿。

  二堂。在清代,总督办公有自己的衙门期,每逢农历的初五、初十下属官员要身穿官服到上级官署请求召见并问候平安,称作“大排期”,逢三、八日,属官穿便服到上级官吏衙署,称作“小排日”。每到大排期小排日时,总督就在二堂升堂就坐,接待下属官吏。同时这也是总督复审卷宗的地方,总督为地方最高审级,不审理一般的民刑案件,只对流刑、死刑以上案件进行复审。

  

  在二堂盈柱上有一幅曾国藩所题写的对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这副对联是曾国藩于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初二道任后题写的,大致意思是说,地方各级官员要象对待自己的家事一样认真对待民事,我们一起认真讲求补救个人的过失,恪守尽忠于皇帝的道德,这样做人就有了尺度,做官也有了规范。

  在二堂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暖阁,称议事厅和启事厅,启事厅是署内幕僚和树立为总督复审案件时查找资料或整理案卷的场所,议事厅是总督升堂之前与幕僚议事的地方,也是总督接见外地官员的场所。这里的蜡像,表现的是直隶总督李鸿章接见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的场面。事情发生在光绪二年,李鸿章是清朝“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及积极执行者,森有礼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鼓动者,他们二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关于文化和服饰的辩论,实际上暴露出两国统治者对该改革的认识上的差异。

  三堂。这里是总督平时批阅文件处理公务的地方。

  三堂西侧是总督的书房,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总督可以好好的读书作画。

 我国古时的文人都很喜爱瓷器。

 四堂是总督和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平时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现在的四堂是以曾国藩在任时为背景复原的,四堂面阔五间,中间位客厅,最西侧是曾国藩夫人的卧室。

  曾国藩的夫人是他的老师欧阳凝祉的女儿,在来直隶之前,她患了严重的眼疾,曾国藩经人推荐,在保定找了一位所谓的名医给欧阳式治病,结果,不仅没有治好,反而雪上加霜,几乎要双目失明了,为了方便夫人休息,曾国藩便与其分室而居。夫人卧室的东侧是曾国藩孙女的卧室,按照清代的规矩,女眷是不能住在上房的,但是为了让孙女照顾自己的奶奶也就顾不得这些习俗了。

  中厅的东侧是小书房,是曾国藩教子读书的场所,他的第三个儿子曾纪鸿是清代非常有名的数学家,将圆周率推算到100多位,与但当时英国天文书中的圆周率值一一吻合。

  东面的院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

  载入史册的百年建筑。

 在总督署东边的很多屋子都被辟为了展览馆,有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和近代文化的专题陈列。

 我国古代官员所穿的衣服。

 小贴士:

1.开放时间:旺季,08:00~1830,淡季,08:00~17:30,每年腊月三十、正月初一闭馆,门票价格30元。

2.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99号。

3.公交:在保定火车站乘坐1路、4路公交车可到,票价一元。

  

  保定军校,中国近代军事将领的摇篮。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和黄埔军校齐名,但是建校要比黄埔军校还要早。保定军校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正规化的军事学府,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军事科学教育的先河,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各类军事人才,一大批保定师生成为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革命活动,谱写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军事史的壮丽画面。

  建筑格局系仿日本士官学校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

  曾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保定军校旧址。

  威武雄壮的石狮子。

  保定军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学习期为两年,分步、骑兵、炮、工、辎重五科,学制章程参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官亦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者居多。

  据清末陆军部档案记载,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至民国元年(1912年)的十一年中,仅开办于保定的各类军事学堂有: 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练官营、参谋学堂、测绘学堂、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保定东关陆军小学堂、北洋陆军师范学堂、马医学堂、军械学堂、经理学堂、宪兵学堂、电信信号队、陆军部速成学堂、陆军部军官学堂、陆军部预备大学堂、陆军军官学校等共计16所之多。一时间,直隶省保定府,被人们成誉为中国近代军事学堂的摇篮。

  在军校的11000多名学生之中,日后成为将军的就多达两千余人,在抗日战争时候,正面战场的主要指挥官,从统帅部到各战区,80%的将帅都是出身于保定军校。

  张治中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说在保定军校求学“培植了我的科学基础,培植了我的军事学术基础,培植了我的人格修养基础,对于我一生的事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图片史料。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来讲述保定军校:“保定的学生,云南的操场,黄埔的战场。”

  北院是生活区。保定军校原占地3000余亩,1948年7月军校校舍被拆毁修筑工事。保定解放后,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农场,后改为保定畜牧场。1993年7月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贴士:

1.地址:新市区东风东路,门票:十元。

微信账号:wudan365

新浪微博 @落榜进士

QQ:250181988(请说明来意)

E-mail:[email protected]

微信欢迎扫描,一起分享旅途吧~~

     

2015-10-29 06:13:09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93a200102vu81.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